跳到主要内容

这些年用过的笔记软件

Rainux

前几天在做kafka相关的东西,其中有些代码逻辑在2021年做一个项目的时候写过,但翻了一遍目前在用的笔记里面没找到。虽然可以重写一遍,可是我怀疑有些笔记在更换笔记软件时候丢失了,所以最好找一下以前的笔记软件,看能不能把丢失的笔记找回来。

好好回想一下,我已经用过不少款笔记软件了。在用笔记软件之前,我是手写笔记,大多是中学时代的上课笔记,而且还是写在书上,高考完后就连书一起丢给了废品回收站。大一时候喜欢逛“简书”这个网站,当时这网站上有很多作者分享手账,于是跟风买了手账本。不过不会画画,差不多就是当日记本和思维导图草稿。

大二开始第一次用笔记软件,第一款是印象笔记。当时简书上有很多分享晨间日记的文章,用印象笔记做模板,于是我又跟风安装印象笔记写晨间日记。当时印象笔记还是挺好用的,虽然有些功能需要开通高级会员才能使用,而且印象笔记有网页版,这样我在fedora系统上也能使用。

大四因为要实习、做毕设和写论文(libre office写的doc和ppt发给导师,导师用microsoft word打开格式都乱了,发pdf导师还不认),我的电脑系统就换成了windows。当时印象笔记越来越多功能需要开高级会员,广告越来越多,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导致卡顿。实习拿工资后开了一段时间高级会员,但刚开完高级会员,印象笔记又推出一个更高级的会员,貌似叫超级会员。略感恶心,开始尝试其它笔记软件。

OneNote、有道云、为知笔记我在大四和刚工作的两年里都尝试过。有道云和为知笔记好用不好看,OneNote好看好用但同步慢。印象笔记加这三个软件我当时都是混着使用,各种笔记四处零散。

2021年年初左右,第一次接触Notion,大为震撼,没想到笔记软件能这么好用,而且还特别美观,逻辑也很清晰。当时以为notion就是写笔记的终极方案,往Notion同步了很多笔记。但是,国内访问Notion太慢,不用点科学工具的话,经常等加载等好久,加载完后也没兴致去写了。

21年年底去深圳出差,跟阿里合作做一个项目,看阿里的人用语雀,跟Notion挺像的。当时语雀貌似还没正式发布,但阿里的人说产品已经稳定了,所以我就从Notion转到了语雀。语雀的使用体验跟Notion差不多,但网络体验比Notion好很多。出于对互联网公司套路的不信任,我每次在语雀写笔记之后都会在本地保留一份。当时我主要是防语雀搞各种花里胡哨的会员套路,但是没想到语雀崩了。等恢复后我再打开语雀,竟然少了部分笔记。虽然这些笔记靠本地备份能找回来,但我还是果断放弃了。

用印象笔记的时候我就时而想着互联网产品没本地省心,语雀崩溃后我就转到了本地笔记,使用git来同步备份。笔记文件的格式是markdown,用typora、vscode甚至vim都能编辑。再用脚本定时向Gitee、GitHub和OSS同步备份,理论上不存在数据丢失的问题。

目前我的笔记软件是Obsidian,还是主本地markdown编辑,如今用了也蛮久了,同步方案是Git+OSS。现在市面上有那么多笔记软件和各种记笔记的方式,这么些年下来,很多功能我都很少使用。对我来说,笔记软件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是记录、检索、备份和同步,其次是外观、性能和跨平台。记笔记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记录知识,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对知识点的索引。如果记笔记都变得麻烦,长此以往又能记录下多少知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