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Linux作为个人桌面系统
前言
前几天实在受不了Windows11各种莫名其妙的卡顿和强制更新,所以决定先装个Linux双系统,平时主用linux,有啥必须要用windows的时候再临时用用windows。
以前也装过双系统,用的发行版是Manjaro,实在用不惯pacman的包管理器,而且当时游戏瘾还比较重,因此就没怎么用过,有次Windows要重装,就把Manjaro给顺道卸载了。
其实更早之前大学时候,我的笔记本电脑只装了Fedora用了三年,后来大四做毕设,有些软件必须要用Windows。电脑系统换成windows后,之后就再没正儿八经把linux当个人主要的桌面系统。
这次打算装个Debian 12,1是因为个人平常用debian当服务器比较多,各种命令和配置都熟悉点,2是因为用户量大,有问题容易搜到,3是因为比较稳定,懒得折腾像Manjaro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法了。
一些配置记录
手头上有块闲置的固态盘,安装时候就把整块盘划给Debian了,简单分分区,然后按提示装Gnome桌面,这过程没什么好说的。需要注意的一点是Debian默认会联网搜索更新包,这特别慢,最好拔掉网线再安装,装完后再把网线接上。
系统刚安装后,桌面分辨率只有768P,但显示器是4K的,猜测是NVIDIA显卡驱动问题,所以按网上文档装了下显卡驱动,桌面分辨率也就正常了。
装显卡驱动之前最好先把apt源替 换成国内镜像源,并且更新下系统和软件,免得安装驱动时下载依赖包很慢。我用的是清华源,虽然还没装中文输入法,但在浏览器按tsinghua mirror搜索一下就能找到。
然后安装中文输入法。我安装的时候选择的语言是英语,这样家目录下面的目录名就是英文的。如果安装时候选择的是中文,家目录下面的子目录也都是中文的,在命令行操作时候还得切中文输入法,比较麻烦。但装完系统后,可以另外安装中文语言包,提示要不要给家目录子目录重命名的时候,选择保留原名。中文输入法我一开始打算用搜狗输入法,但装上后怎么都切不出来,所以又卸载了,并且删除所有安装搜狗输入法时安装的fcitx*
依赖包,另外安装fcitx5
和fcitx5-rime
,再去找了个雾凇输入法的配置文件来覆盖原rime的配置,这样中文输入法就配置好了。
接着安装一些常用软件:QQ、微信、VS Codium、Clash、WPS、Obsidian、滴答清单、XMind、YesPlayMusic(第三方网易云音乐播放器)、Wezterm、flameshot、MPV Player、OBS Studio、Git、Docker。
其中Wezterm我也是第一次用。Gnome自带的terminal不太好用,不支持右键粘贴等个性化配置,正好前几天看到过wezterm相关的博文,所以就装来试试看。按照官方文档简单配置了下,使用体验还是挺不错的。
还有一些gnome扩展也参考别人的配置装了下:
- AppIndicator and KStatusNotifierIterm Support,用来显示顶栏程序托盘图标
- Blur my Shell,美化Gnome的,提供一些类似毛玻璃的显示效果,装上后瞬间感觉现代化了不少
- Burn My Windows,提供一些窗口切换动画
- Dash to Dock, 托盘
- Gnome 4X UI Improvements
- Input Method Panel
- No overview at start-up
- NoAnnoyance v2,关闭一些 annoying 的 Gnome 提示
字体也换了,系统字体换成了思源黑体,等宽字体用的Maple Mono。剩下就是些微调,比如换换主题、图标,卸载些自带的不好玩的游戏,配置下开发环境等。
小结
用了几天,总体使用还是非常流畅的,不用再恶心Windows那破更新了,平常运行占用的资源也比较少,比较安静。我的电脑配置是CPU 24核,内存64GB,三块固态盘+一块机械仓库盘,4070 Ti Super的显卡,运行win11是绰绰有余的,但就是经常莫名其妙的卡顿,那资源管理器经常没响应,逼得我愣是学会用powershell命令来管理文件。平常win11刚开机就占用6、7GB的内存,也没设置什么占用资源特别多的开机自启软件,虽然内存够用,但就觉得很坑。之前用win11还经常碰到个问题是我也没干啥,就电脑挂着番茄钟计时,我自己拿着书没动电脑,机箱风扇开始莫名其妙的嗡嗡嗡响,一看后台进程是一些不熟悉的系统进程在占用CPU,也不知道在处理什么。
Goodbye! Stupid win11!
有空的话详细写写个人的一些系统配置,或者剪个视频分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