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北京行之DTCC

Rainux

因为今年的DTCC主题与AI相关,所以领导把非DBA的我也一同带到北京见识一下前沿技术。出发前我还心里犯嘀咕,担心自己能否能听懂那些高大上的技术内容。然而听了第一天的议题后,我发现DTCC更像是各家数据库厂商的广告台,主要宣讲各自数据库的产品特色。其中某家云数据库厂商的演讲甚至让我听睡着了——声音小,看来早上没吃饭,照本宣科地念着PPT,产品本身也缺乏亮点,枯燥乏味得很。

DTCC从8月21日持续至23日,为期三天。整体而言,涉及数据库具体技术的深度分享相对较少,而在数据库细节方面,作为非专业DBA的我也只能理解其中一部分内容,可以说这三天对我而言收获有限。

既然主题是AI,我便重点关注意各家厂商的AI与数据库集成方案。虽然不能说完全相同,但也大同小异。许多被大力宣传的功能,我此前都手搓实现过demo,只是在实际工作中,仅凭我一人之力实在没有时间逐一落地实现。

除了AI,容器化、分布式和云原生的解决方案我也关注了下。我之前的设计思路也是参考了这些大厂的方案,但在细节实现上,这些大厂的完成度确实要高很多。初入行时我认为分布式将统治未来的数据库生态,但随着这些年的实践经历,我逐渐意识到分布式和集中式各有其适用场景,没有必要非要分出高下。而云原生和容器化我一直认为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许多人一提到数据库容器化就直摇头,认为会被IO性能拖累等等,我承认容器化确实会造成IO性能下降,但也要考虑实际数据量——对于十几万行数据的数据表,容器化带来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参加DTCC期间,蘸领导光,游览了圆明园,可惜刚进园就遭遇暴雨。之后又去尝了北京炸酱面,面馆位于西苑地铁站附近的方砖厂某炸酱面馆,味道相当不错。第二天我们又前往回龙观的京门老爆三涮羊肉,第一次体验了火锅蘸麻酱,味道确实独特。重庆火锅配麻油,北京火锅蘸麻酱,各有千秋。

去北京的高铁路程是3小时45分钟,中间只停了两站。回来要5小时11分,中间停站很多。回来的路上时遇大雨,一行行雨水在高铁的窗户上飞速滑过,在下一段的晴阳中又悄然蒸发。途中经过的大平原都十分耐看,一望无际的田野,一堆堆城堡似的白云,无垠蔚蓝的天空,美得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