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

基因文化与性别

自然天性和后天教养对人类的影响

  • 我们人类有哪些异同?为什么?演化心理学家研究自然选择如何使那些有利于基因延续的行为特性保留下来。尽管人类演化的部分遗产是学习和适应能力(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演化的观点仍然强调人类天性中共有的亲缘关系。
  • 文化的观点强调人类的差异性——用以界定群体并代代相传的行为和思想。不同文化在态度和行为上的显著差异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其实是文化规范和角色的产物。然而,跨文化心理学家也试图寻找人类“内在的统一性”。例如,尽管不同的文化存在着差异,但是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社会规范,如友谊中的尊重隐私和反对乱伦。

性别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 男孩和女孩,男人和女人,在很多方面都非常相似。然而他们之间的差异却更引人注目。
  • 社会心理学家考查了独立性与关联性之间的性别差异。女性通常更关心他人,表达更多的同理心和情绪反应,以及用更多关系性的词汇描述自己。
  • 男女两性似乎表现出不同的社会支配性和攻击性。在世界已知的文化中,男人一般拥有更多的社会权力,且比女性更可能实施身体攻击。
  • 性特征也是性别差异的另一重要方面。男人渴望并且会发起性行为,而女性的性行为通常是由强烈的感情引发的。

演化与性别:与生俱来的行为

  • 演化心理学家提出,演化决定两性行为差异的理论,比如攻击行为和性活动的主动性。他们认为,自然界中的择偶行为要求男性对女性——尤其是那些具有较强生殖力生理特征的女性——更加主动,而且要求男性通过攻击和支配行为来与其它男性竞争。女性由于生殖机会较少,所以会仔细考虑男性保护和抚育后代的能力。
  • 批评者认为演化学派的解释是事后推测,而且无法解释文化多样性。同时,他们也怀疑是否有足够的实证证据支持演化心理学家的理论,担心这些理论会强化不合理的男性刻板印象。
  • 尽管生物因素(如雄激素与雌激素)在性别差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社会角色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天性赋予了我们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杰出能力,这一观点已得到学界公认。

文化与性别:文化塑造的行为

  • 研究最多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反映了生物影响,但也体现了文化的强大力量。普遍的趋势是男性而非女性占据了社会主导者的角色。
  • 性别角色表现出了巨大的文化和时代差异。
  • 儿童受到的文化影响大部分来自同伴。

基因、文化和性别各自的影响

  • 生物和文化解释并不必然相互对立。实际上它们会交互作用。生物因素在文化背景下起作用,而文化则建立在生物基础上。
  • 如果撇开事实的另一面(个人力量),社会影响力量的重大事实就只是半个事实而已。个人和情境相互作用的方式至少表现在三方面。
    • 第一,个体对既定情境的解释和反应存在差异。
    • 人们会选择对自己有影响的环境。
    • 人们会创造自己的社会环境。